時代浪潮中盛開在氣體行業的“鏗鏘玫瑰” 《氣體人:中國氣體人物志》之 加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羅平
發布時間:2025-08-11 工業氣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在鋼鐵冶煉、石油化工、航天航空、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中,在生產線、發射場、實驗室、醫院里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默默流動,是不可缺少的原料氣或工藝氣,支持著國民經濟各相關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改革開放春風拂面,跨國氣體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為中國帶來了第三方專業供氣模式,這種模式自此生根發芽。在隨后的40多年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這股強勁的東風也助力氣體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的成長。中國氣體行業實現了從依賴進口到自主供氣、從單一品類到全產業鏈覆蓋的歷史性跨越。第一代“氣體人”用肩扛手抬的方式開啟鋼瓶時代,中生代“氣體人”推動空氣分離設備國產化進程,如今新生代“氣體人”正在奮力攻堅電子特氣核心技術。氣體行業的產業規模從百億級推向千億級,在液化設備、儲運技術、應用場景等維度持續突破,構筑起支撐中國制造的“隱形脊梁”。
《氣體人:中國氣體人物志》以行業四十年發展為主線,講述了中國氣體領域27位杰出開拓者的奮斗故事,這些故事交織著汗水與智慧,不僅勾勒出中國工業氣體行業從追趕到并跑的發展軌跡,更提煉出“精于毫厘、只在蒼穹”的行業精神。
加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羅平女士正是這27位中國氣體領域杰出開拓者的其中一支“鏗鏘玫瑰”。2025年初,羅平女士受IG CHIAN組委會的推薦,《氣體人:中國氣體人物志》主編慕容素娟女士為羅平女士進行了專訪,2個小時的訪問,氣氛熱烈,火花四濺,回顧了羅平女士在中國氣體行業近25年的創業之路。專訪之后,《時代浪潮中盛開在氣體行業的“鏗鏘玫瑰”》一文便很快成文,并發表在《氣體人:中國氣體人物志》一書中。
25年來,羅平女士的人生軌跡與氣體行業發展緊密相連,從山城重慶鋼鐵廠作為職場起點,豪爽大氣、重情重義、行事果敢的山城兒女,不墨守成規,勇于破圈,跨界金融圈,開闊了視野和格局;1996年,羅平女士獲得了前往海外的契機,開啟了全新的人生旅程,在美國期間,不斷進修,也讓羅平女士深感中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人也能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而且應該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去實現”這個想法一直在她腦海中縈繞,回國創業成為當時的她最大的夢想。
2001年,羅平女士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抱負回到國內,選擇了氣體行業,特別是現場供氣模式作為自己創業的方向。現場供氣模式作為氣體領域重要且獨特的商業模式,需要高度定制化,需要資本和技術的門檻,能根據不同客戶需求來設計客戶專屬的氣體解決方案;為確保氣體供應的安全和穩定,其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嚴格,前期資金投入大,從設備購置到建設運營都需要大量資金,以保障持續供氣服務。也正在2001年,羅平女士親手創”加力”品牌,用豐富的經歷和堅韌的精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一位女性企業家在傳統由男性主導的行業領域中低調開拓,在現場供氣這片資本與技術門檻頗高的領域中潛心探索,并最終取得市場和客戶的廣泛認可。
創業之路充滿挑戰,商海搏擊中,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航程,為了解決公司發展20多年遇到的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2023年羅平女士帶領團隊,重組了公司的業務,以“加力新能源“為核心,圍繞新能源、現場供氣、園區官網供氣、氣體零售、氣體工程、氫能、合同能源管理等業務模塊,正式組建”加力集團“,”加力“和”SCGC“這兩個商標和品牌作為創始人的心血與靈魂,將繼續陪伴加力集團開拓和發展下去。
展望未來,羅平女士對加力集團的發展充滿信心。她認為氣體公司未來將與能源公司逐漸融合,將以氫氣、氧氣等清潔能源為重點,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現場供氣作為公司20多年的傳統優勢業務,將繼續深耕細作,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園區管網供氣業務,將在產業集中園區鋪設管道,為客戶降本增效;氣體零售公司將致力于滿足客戶對氣體品種多樣化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滿足多樣化需求;氣體工程業務將為客戶建“能源島“,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氫能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將聚焦氫的生產、儲存和運輸,積極探索加氫站的建設和運營;合同能源管理業務將利用數字化手段幫工廠節能降耗、實現減碳目標,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地理布局上,加力新能源將緊跟中國企業發展的步伐,除了國內業務繼續深耕細作,未來將繼續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借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翅膀,讓加力新能源的品牌走向世界。
《氣體人:中國氣體人物志》作為國內首部全景式展現氣體人奮斗史的著作,它既是致敬來時路的里程碑,更是啟迪未來的指南針,激勵著新時代的氣體人以及氣體從業者,能夠從包括羅平女士在內的27位有代表性的杰出氣體人身上汲取營養,為中國氣體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貢獻力量,也能繼續攻堅克難,在全球